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张应春
领域: 人力资源  生产管理  运营管理  企业文化  品质管理 
地点: 广东 广州
签名: 工厂精细化管理实战,更多精细化管理方法请关注我的头条号《张应春谈管理》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1523
  • 博客访问:150075

专家文章

华南工厂管理培训课程解读为什么企业要做小、做专、做强? 2018-03-05

每个企业家的梦想,都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。但是,在做大做强之前,能否存活下来,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。企业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活力?华南工厂管理培训课程专业机构朗欧企管带给你答案。
企业是该做大做强还是做小做精呢?
我们先看一组华南工厂管理培训课程专业机构朗欧企管收集的数据:德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大概占德国全部企业的99.7%,日本的这一比例是99.3%,美国大概在99%。这些走在世界制造业前列的“带头老大哥”国家的制造业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,而非规模很大的企业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“小”企业往往凭借其看家技术本领,使其产品市场占有率通常是世界第一、第二。
华南工厂管理培训课程专业机构朗欧企管的观点是不想把自己做死,企业要学会做小、做专、做慢。
1.将企业做“小”
“把企业做小” 是任何企业都应该让自己的业务进行聚焦, 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而全。大而全反而分解了资源, 最终成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什么也做不好。
为什么倡导做“小”?企业大了,业务模式成熟了,一定追求的是安全。因此,企业规模大了,跟创新是矛盾的。创新其实最大的问题是要承担风险。而大公司,很简单,你把成熟业务和创新业务放在一起养,用一套标准,一定是做不成的,最后一定会把资源给那些可能不创新,但是今天很成熟,能带来收入的业务,特别你又是一个上市公司,你要关心利润,你要关心收入。
所以,在这一点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不是大公司的首脑说我们想创新,就可以创新的。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大公司做“小”。
韦尔奇在领导GE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大公司的各项弊端,如管理层级过多、反应迟缓、“圈子”文化横行、效率低下……他非常羡慕那些规模较小但反应灵活,紧贴市场的公司,他总觉得这些企业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市场上的获胜者。他意识到应该让GE也变成与那些小公司一样灵活的企业,于是发掘了很多全新的管理理念,包括“数一数二”、“无边界”和“群策群力”等,使得GE具备了小企业的灵活性。这也是GE百年不倒的秘诀。
将企业做大,当然有好处,大企业犹如一艘大船,抗风险能力极强,但却又因机构臃肿,效率极低,最终会阻碍企业的生存发展。而小企业恰恰相反,独具灵活性、决定性和强烈的求知及发展欲望。灵活性决定着企业的效率,因此,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,都应该保持小企业所特有的高度灵活性。
那么,将企业做“小”是不是就是要人为地去抑制企业的发展呢?显然不是的!
华南工厂管理培训课程专业机构朗欧企管有一个观点:企业的经营平台主体做大,经营个体把它做小。怎么理解这句话呢?你这个平台上你的主体是可以做大的,但你每一个经营的个体,一定要把它做小,因为只有小才能够在整个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,在市场的竞争当中处于一定的这个有利地位。比如,像裂变式创业,像战略业务单元制SBU,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事业部制。这方面,海尔“企业平台化,用户个性化,员工创客化”的经验值得借鉴。
2.将企业做“专”
正所谓术业有专攻,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做好一件事,那也是很了不起的,企业亦是如此。做“专”与我们所说的“工匠精神”一脉相承,当今时代从来都不缺少努力做事的人,缺乏的是一种专注的“工匠精神”,做企业亦是如此,缺的是你企业10年、20年、30年一直专注你熟悉的领域,精益求精,成为百年企业。
在德国,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,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。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或某项产品,他们有很多“小公司”、“慢公司”,渐渐成为拥有百年以上历史、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。
曾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,一位记者问彼得·冯·西门子:“为什么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,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?”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他的:“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,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,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,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。”
当时那位记者反问:“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?”西门子总裁回答道,“不,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。我们仅追求两点:一、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;二、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。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。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,事实上,遵守企业道德、精益求精制造产品,做“专”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。”
再举一个国内的例子,乐视网。最近十几年,互联网平台企业是商业舞台的绝对主角,他们长袖善舞,攻城略地,谈笑间从一个领域杀入另一个领域,从一个市场攻到另一个市场,让很多人感慨:不知道这些企业未来的边界到底在哪?
确实如此,就拿乐视网来说,先是超级电视,接着超级手机,然后轰轰烈烈开启造车梦。普通消费者来说,是无法知道这家企业的未来边界到底在哪?第一感觉是“不专注”。
2015年,乐视推出超级手机;2016年,超级汽车正式亮相,乐视生态全面落地美国……可以看到,乐视采取的是包抄战略,以电视平台为根基,以内容为媒介,构建了一个更为庞大的、横跨三大终端的生态系统。但是,这个轰轰烈烈的战役没有成功。乐视在电视平台还未长大时,就选择平台包抄战略,折戟在所难免。这就是我们说的你在自己还“不专”的情况下就试图一口吃成个大胖子,后果可想而知。
将企业做强的愿望,促使不少企业盲目走上了多元化之路。但多元化所需要的条件,很多企业并不具备,因此走向失败。因此,企业应该要做专,集中精力、集中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,保持核心竞争力,在专注的领域做到极致,成为真正的强者。
3.将企业做“慢”
原科龙集团董事长在2001年成功入主科龙后,还没把科龙经营好,就急不可耐地利用科龙这个平台,以“十锅九盖”的方式向银行贷款,在三年不到时间里收购了亚星客车、襄樊轴承、美菱电器等多家上市公司,造成资金异常紧张,最终辛苦打造的格林柯尔系短时间内灰飞烟灭,让人唏嘘不已。
很多企业不顾自身资源短缺,一味地追求速度,致使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出现,最后外部环境的一点点变化成了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因此,企业不能一味求快,而是要学会“慢”,在发展过程中控制好速度,时刻监控企业的运营状况,避免大跃进、盲目追求速度。
4.先进制造国家的中小企业
华南工厂管理培训课程专业机构朗欧企管曾经收集过一组数据,德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大概占德国全部企业的99.7%,日本的这一比例是99.3%,美国大概在99.0%,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也占了99%左右。虽然不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不尽相同,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个趋势,先进的制造业强国都注重发展专而精、精而强的企业,而非一味追求企业规模。
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活力的来源和创新的源泉。提到德国制造业,可能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奔驰、宝马、大众、保时捷等工业大鳄,但其实,约占德国企业总数99.7%的中小企业贡献了约54%的经济总量,贡献了62%左右的就业岗位,它们才称得上是德国经济的中坚。基本上我每年都会去德国进行工业考察,看到很多50人以下的德国小企业中的技术、产品都可以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。
这些中小企业中,大部分都是私营性质,并不公布自己的资产负债表。德国储蓄银行协会(GermanSavingsBanksAssociation)的一项最新分析显示,在最近的一个财年中,该协会的中型企业客户平均利润率为7.3%。相较之下,德国最大的110家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6.3%。这种成功并非昙花一现。过去13年,该协会数据库中30万家私营企业的利润增加了一倍以上,表现优于德国的上市企业。
和这些中小企业聊一聊,你会听到许多相同的话:“我们想要成为所在领域最好的公司”、“我们想要长期致力于这一领域”。在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,你仍然可以为一台已经服役100年的印刷机订购零部件——这其中传递的是该公司对客户保有极致承诺的信号。
这些企业致力于与自己的客户在技术上齐头并进。细胞培养公司Satorius首席执行官JoachimKreuzburg说:“我们不做淘金者。我们向淘金者出售铲子。”德国中小企业努力跟上各自所在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。
虽然不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不尽相同,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个趋势,先进的制造业强国都注重发展专而精、精而强的企业,而非一味追求企业规模。
把企业做小、做慢、做专,并不是说企业不发展,不去做大做强,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,保持企业的灵活性,控制好速度,专注做自己最擅长的领域,成为真正的强者!将企业做专做精再做强做大!
更多关于华南工厂管理培训课程的内容请关注朗欧企管微信公众号:langouqg
华南工厂管理培训课程——www.langouqg.com/jiangtan.asp

推荐
工厂精细化管理实战,更多精细化管理方法请关注我的头条号《张应春谈管理》
类别:经营模式 |   浏览数(302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